機械進出口恢復性增長形勢仍不樂觀
盡管一季度進出口實現恢復性增長,但這只是在去年同期深度下滑基礎上的增長,月均出口額只有170億美元,遠低于金融危機前月均220億美元的水平,顯然復蘇的動力不足。
今年1~2月,我國機械工業進口308.7億美元,同比增長38.91%,出口337.69億美元,同比增長25.79%,順差28.99億美元。1~2月我國實現出口創匯337億美元,同比增長25.79%。
專家提醒,盡管一季度進出口實現恢復性增長,但這只是在去年同期深度下滑基礎上的恢復性增長,月均出口額只有170億美元,遠低于金融危機前月均220億美元的水平,顯然復蘇的動力不足。但進口已大體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月均160億~180億美元的水平。
相關專家認為,分析機械工業進出口走勢,不可忽視人民幣匯率的影響。機械產品出口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。 目前我國機械產品出口的現狀是:出口的大部分產品仍屬于低端產品,加工貿易占比在40%左右,一般貿易出口中也以普通機械產品為主,出口的定價權在買家手中,機械產品對人民幣匯率調升的應變能力很弱。但是,從國家的大局出發,還是要積極面對。專家建議,在允許的條件下,相關部門對人民幣匯率的調升決策一定要慎行,建議幅度不可太大,速度不宜太快,調升前盡可能預先向企業發出預警。
專家同時建議,相關部門應考慮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率。機械類出口產品量大面廣,既包含大型成套項目,也包含高精尖的儀器設備和基礎零部件,機械產品出口在機械工業總銷售額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,出口大幅下滑給全行業的平穩增長造成了很大困難。而且,機械產品較之于能源、原材料具有更高附加值,是支撐今后我國對外貿易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。與此同時,歐美等國家還在不斷激化對我國出口的貿易摩擦,機械產品出口壓力與日俱增。
綜合考慮以上因素,專家建議,國家盡快將機械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普遍提高到17%。此外,在政策制定與調整方面,一定要頂住西方壓力,穩定匯率。這樣既有利于扭轉機械產品出口持續大幅下滑的局面,又可以為今后與歐美貿易摩擦討價還價預留回旋余地。 |